Q. 上顎門牙中間有縫,該怎麼辦?
A:
中國人有所謂門牙有縫會漏財的觀念,因此許多國人不喜歡這樣的外觀,覺得不討喜。
處理方式需先了解門牙的中縫是因上唇繫帶過長造成牙齦肥厚導致牙齒間隙無法閉合,或是牙床空間太多。
若是上唇繫帶過長則可用傳統手術切割再縫合;最新的方法則是利用雷射作切割,好處是少出血,傷口復原快,但需額外負擔費用。
若是牙床空間太多,則可利用齒列矯正將空間關閉。
A:
中國人有所謂門牙有縫會漏財的觀念,因此許多國人不喜歡這樣的外觀,覺得不討喜。
處理方式需先了解門牙的中縫是因上唇繫帶過長造成牙齦肥厚導致牙齒間隙無法閉合,或是牙床空間太多。
若是上唇繫帶過長則可用傳統手術切割再縫合;最新的方法則是利用雷射作切割,好處是少出血,傷口復原快,但需額外負擔費用。
若是牙床空間太多,則可利用齒列矯正將空間關閉。
A: 牙齒矯正時間與年紀有關
一般來說,矯正所需要花的時間主要由二個因素所決定,一是病患的口腔狀況。例如複雜程度及年紀;二是醫師的經驗與技術。
病患年紀越大矯正時間就越長
病患年紀越大,生理上的新陳代謝速度會較慢,牙齒移動速度會因此較緩慢。
口腔狀況越複雜治療時間就越長
暴牙矯正時間比正常臉型者需要更長時間。
病患齒列的問題如果複雜,例如齒列不整齊伴隨著牙周病或缺牙也會增加治療的複雜性。
有些齒顎矯正的案例需要伴隨其他牙科協同治療,例如植牙、假牙、根管治療、牙周治療…等。
牙醫師技術及經驗非常重要
醫師經驗越多,技術越純熟,治療時間能縮短。
鄧允文 醫師
A: 俗稱的「牙套」,其實學術名稱是固定假牙(義齒)中的「牙冠(Crown)」。抽神經的學術名稱是「牙髓治療」或是「根管治療」。
正常牙齒如果沒有任何病變,是可以陪伴人類一輩子的,只有在發生重大疾病(嚴重齲齒、牙周病、斷裂...)時才會被拔除。
如果牙齒因為某些疾病或製作假牙(牙橋)而需要做牙冠,能不做抽神經(根管治療),就應盡量避免,因為牙齒一旦做過抽神經(根管治療),就算是「死牙」,也就是失去生命的牙齒,會失去營養的補給,雖然這顆牙仍然可以使用數年,但使用年限卻不能與正常牙齒相比。
一般來說,抽過神經的牙齒其使用年限(結構良好)很少超過20年,最短(結構不完整)大概只有1~3年。
牙齒這種器官如果拔除,就沒有了,雖然現在有植牙技術可以讓人長出人工牙齒,但「天然的最好」。下次牙齒如果可以的話應該盡量保留牙齒神經的活性,這樣才能讓牙齒陪伴您長長久久!
鄧允文 醫師
A: 補牙材料視個人使用狀況來決定該不該換
補牙材料在臨床上使用主要有兩大類:一是銀粉,二是樹脂。
選用補牙材料通常由牙醫師決定,但病患有權利告知牙醫師自己喜歡以何種材料填補蛀牙。
銀粉硬度較高也較耐用
牙醫使用銀粉補牙歷史已超過百年,至今仍是最便宜有效的補牙材料,目前無臨床證據顯示銀粉補牙有毒,或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台灣衛生主管單位目前仍核准使用。
銀粉補牙最高使用年限可達20年以上,但現在大家都因為恐懼銀粉中的汞有毒而漸漸排斥銀粉補牙,取而代之的是樹脂補牙。
補牙樹脂硬度高低取決於成分中填料的比例與顆粒大小
補牙用複合樹脂中添加的填料數量多寡與顆粒大小,決定了補牙複合樹脂的性質,如果添加了奈米等級的填料,就可以強化樹脂的機械強度與物理性質。
補牙用樹脂如果看起來越黏稠,硬化後的強度就越高,聚合後的收縮也較小,但因為流動性變差,可能與補牙窩洞之間無法充份密合。
反之,流動性越好的補牙樹脂因填料較少,容易進入補牙窩洞中,也比較容易與窩洞密貼,但缺點是樹脂強度較差,補牙邊緣較薄處容易裂損甚至斷裂導致脫落。
定期檢查口腔可了解補牙材料是否該換
補牙材料的使用年限。取決於補牙醫師的技術與其所選用的材料性質,另外病患的咬力大小、牙齒剩餘結構的強度、口腔衛生習慣(潔牙)....都會影響補牙材料的壽命。舉例來說,一樣是蓋房子,磚造與鋼筋混凝土兩者的結構強度是不同的,因此使用年限也會不同。另外一樣是用鋼筋混凝土施工,綁鋼筋的建築工法不同也會讓建築的強度不一樣,進而影響使用年限。
鄧允文 醫師